買新房,一定要看公攤系數!否則,又要被坑了
無論是普通住宅還是酒店式公寓,抑或是別墅類產品,多多少少都存在公攤一說,公攤的比例有多有少,想買一套跟建筑面積一模一樣的房子幾乎是不可能的。一、公攤系數怎么看?一般情況下,開發商不會直接公示公攤系數,購房者需要自己根據公攤面積及套內建筑面積進行計算。
獲得公攤面積的方法有兩種:一種是直接詢問銷售人員,另一種是在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的網站上查詢。
計算公攤系數的兩個公式:公攤面積=建筑面積-套內建筑面積
公攤系數=公攤面積/套內建筑面積
舉例:一棟建筑面積226.34方,套內建筑面積185.63方的房子,公攤系數是多少?
公攤面積=226.34方-185.63方=40.71方
公攤系數=40.71/185.63=21.9%二、公攤系數對購房者有什么影響?公攤系數是衡量舒適度的參考指標之一,如果公攤系數越大,則套內建筑面積越小,房屋購買價值越低;公攤系數過小,則會影響購房者的居住舒適度。
1.居住舒適度
在一棟樓總建筑面積一定的情況下,開發商增加套內建筑面積,勢必要壓縮公攤面積,公攤面積過小,則公攤系數越小,則公共空間,例如樓梯、電梯、大堂等公共面積也會變小,居住的舒適度會打折扣。
若公攤系數越大,公攤面積大,套內建筑面積越小,可供購房者實際使用的面積縮小,居住舒適度同樣會被打折。
2.購買價值
公攤系數越大,房屋購買價值越低。同樣是套總價600萬元,建筑面積為150方的房子,A號樓公攤系數為15%,B號樓公攤系數為20%的兩套房為例,觀察公攤系數的數值大小,可看出公攤系數對房子單價(以套內建筑面積計價)的影響。
通過上述例子可看出,公攤系數影響房屋的購買價值,公攤系數越大,房屋單價越高,價值越低。大家在買房時如果記不住公攤系數的計算公式,可參照以下數值區間選房,對房源作出判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