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業全部取消?有小區已經“行動”!業主開心了:一下子省百萬?
最近,在網上看到了這么一個問題:“物業,究竟是在服務住戶還是在‘割韭菜’?”。物業對每一個小區來說,都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,作為一個為業主服務的機構,物業服務也成為了不少人在買房時必定會關注的對象之一。畢竟,國人對買房很重視,作為下半輩子要生活的地方,如果攤上一家不好的物業,糟心的事可多了去了。
沒有物業或者是物業管理不善的小區,路面不平整、臟亂差的情況是非常容易出現的,有時候,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,真正為小區業主服務的物業,是很多人都羨慕不來的。
可是,天下物業都有同樣一個特征,就是收費。若業主交的錢真的用在了改善小區生活環境上,也算是用到了實處。怕就怕在,很多物業收了錢卻不干實事,還一個勁地催著業主再交錢。
自從物業出現之后,有關物業和小區業主之間的矛盾一直都沒有停過。一方面,很多業主覺得,物業總是會“亂收費”,平時管得還非常多,自己花錢買的小區卻自己都做不了主。
另一方面,物業又覺得自己是在處處為業主著想,但是卻不能得到理解和認可,心里是非常的“憋屈”。在眾多“矛盾”之下,有的小區干脆就取消了物業。
陜西西安的一家小區就是“物業自治小區”,一開始,這家小區也是有物業全面管理的,但是因為物業的多年不作為,所以業委員一氣之下就趕走了原有的物業,開始實行了“物業管理業主自治模式”。據悉,這樣一來,此小區5年就省下了超百萬!
其實,這種業主的自治管理模式,未來說不定會成為很多小區物業管理的方向。要知道,在很多較為老舊的小區中,一旦涉及到更新改造或者是投入成本,很多不負責任的物業根本就舍不得掏錢。如果小區物業真的無法為業主服務的話,業主們也不至于走向自治物業的道路。
在這種情況下,有的小區會選擇換物業,有的則是直接“送走了”原有的物業,開始“自治”?,F在,有關物業的負面消息非常多,很多物業會仗著自己的權利,只會催繳物業費、卻很少會為業主去考慮。
最近,四川樂山某小區的物業就收到了來自業主們送來的錦旗,上面赫然寫著10個大字:“干啥啥不行,收錢第一名”。
對很多大型開發商來說,物業亂象還是較為少見的。現在,很多小開發商在毫無運營經驗的情況下組建物業管理公司,這就非常容易導致社區管理亂象、收費亂象的狀況。
業主擔心著物業不靠譜,物業也害怕自己賺不到錢。不過,物業里面的“油水”可大呢!根據克爾瑞物管數據顯示,在2020年上半年中,30家上市物企整體收入達到395億元,平均營收為13.16億元!
怎么說,物業也是要賺錢的,并且在一些高檔的小區內,每家每戶的一年物業費就不少!在物業行業飛速壯大的時候,自然就會成為開發商“撈金”的手段之一。
但是,一旦一個行業涌入的人多了,自然會“魚目混珠”,物業公司的水平也參差不齊。誘發物業和業主之間矛盾的原因,除了以上的“物業為了賺錢亂收費”、“收了費不作為”之外,其實也有業主的原因。
我們都說了,物業是一個需要賺錢的機構,但是很多業主卻覺得,自己買了房就是“大爺”,物業需要全心全意為自己服務,不能反駁自己一句。否則,就是物業在“欺負人”,不尊重消費者。
有時候,付出的成本和回報是對等的??墒?,很多業主一邊不肯交物業費,一邊還要求物業服務要做得好……另外,現在很多小區內的亂象幾乎都是業主造成的。例如寵物大便滿地、私搭亂建、破壞綠化、霸占車位等。一旦物業管理或者是制止了,還被業主說“管的真寬”。
說起來,業主和物業之間的關系,倒是像中國特有的“婆媳關系”了。兩方不得不需要共存,但是生活中又會摩擦出不少火花……
最后要說的是,小區維護是需要業主和物業共同以身作則的。物業收了錢就得做事,盡到自己的義務和責任。而業主也不要“得理不饒人”,多體恤物業,不要做一些明知故犯的事情。
說一說,你在日常生活中,有遇到過和物業之間的矛盾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