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攤面積是什么?100平方米只得70平方米又是什么概念?很多人不知道!公攤面積并不是越小越好!
“100平方米只得70平方米”的方式來說,可能大家沒有切身實際的感覺。
網友的一個比喻特別的形象:“就如同去菜市場賣水果,買了一斤,但實際到手只有7兩,另外3兩直接被小商販給黑了。”
此前,湖北武漢多名業主反映某樓盤開發商在公攤面積上玩貓膩,將電梯、走廊等公攤面積也按室內精裝價收費,且價格虛高。事實上,公攤問題積弊已久。近年來,隨著房價上漲,部分開發商趁機推高公攤比例。住房公攤面積如何計算?買房時公攤面積又要注意哪些?
01
同款物業
“公攤”主要包括9項
知名男星李榮浩曾經義憤填膺的說到自家物業不作為,小區內四處破損沒有人維護,網友深有感觸:“同款物業”。
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的簡稱,它與套內建筑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積。據了解,“公攤”主要包括9項:
1、電梯井,尺寸是按照電梯選型來確定的,井壁上安裝電梯軌道和配重軌道,預留的門洞安裝電梯門;
2、管道井,走各種管道的空間,有垂直的,也有水平向的,有貫通的,也有分隔的;
3、樓梯間,容納樓梯的結構,包圍樓梯的建筑部件(如墻或欄桿),同時它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的建筑部分,聯系整個建筑的交通運輸;
4、變電室,小區的電力系統中對電能的電壓和電流進行變換、集中和分配的場所;
5、設備間,設備間是在每一幢大樓的適當地點設置電信設備和計算機網絡設備,以及建筑物配線設備,進行網絡管理的場所;
6、公共門廳,進入住宅后的一個較大公共空間,屬于室內空間,采暖和制冷要求一般按建筑物功能要求設置;
7、過道,住宅套內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間;
8、值班警衛室,設在小區大門口一側的門房,警衛室外門口處還有升降欄桿;
9、共用墻體,住宅主體承重結構部位(包括基礎、內外承重墻體、柱、梁、樓板、屋頂等)、戶外墻面等。
02
公攤面積并不是越小越好
如何計算公攤面積?公攤面積計算公式:建筑面積=套內建筑面積+公攤面積;公攤面積=公攤系數×套內建筑面積;公攤系數=建筑總公攤面積/總套內建筑面積;套內建筑面積=套內使用面積+墻體面積+陽臺面積。
公攤面積并不是越小越好,不計入面積價格,意味著開發商同樣可以提高套內單價,另外如果開發商過度擠壓公攤,會導致社區品質下調,包括樓道、會所、大堂等公共面積縮水。
1:這只是一個工程建設規范公開征求意見,距離正式文件還很遙遠,即使成為正式文件,也不確定是建議標準還是規定強制標準。
2:從政策內容看,包括了住宅、商業、工程建設等方方面面,包括全裝修交付等等政策,這些政策起碼5年內落地可能性非常小。
3:套內面積計價影響最大的是期房銷售,對于現房和二手房,購房者更容易計價。從套內計算價格看,全國已經有重慶等個別城市落地,的確更有利于購房者,對于開發商而言減少了灰色利益。
4:羊毛出在羊身上,如果出臺套內計價模式,需要考慮之前已經入市的項目如何銜接的政策。
5:從未來趨勢看,國內有很多獨有、少有的房地產交易現象,比如公攤計價、期房銷售、二手房雙邊代理,這些都隨著房地產市場發展有改變的可能性。
03
公攤面積國家標準是多少?
目前國家沒有明確的規定公攤面積必須控制在哪個區間范圍內。但不同樓宇公攤比例的合理范圍如下:
1、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7-12%多層建筑一般是指層數在6層左右磚混結構的建筑,其參與公攤部分的面積包括外墻水平投影的1/2,樓梯,樓梯間,為住戶提供服務的物管用房(熱交換站、水泵房、配電室等)。這類住宅的公攤率為7-12%。
2、7-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-20%樓層為7-11層為小高層,一般小高層公攤取決于各樓盤自身的情況,不同的小高層樓盤公攤也有差異。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、底層沒有商鋪、底層架空的情況下,小高層公攤系數在10%-15%之間,而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,公攤系數在15%-20%之間。
3、12-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-24%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是比較大的。根據建筑規模的不同,高層建筑一般在25-33層之間,而且高層住宅的樓梯高度高。另外高層建筑有電梯及電梯前室占用了空間,也有安全通道樓梯占用空間,還有“管道井”“強電井”“弱電井”等公用設施都占用了空間。所以高層建筑較多層建筑的公攤面積要大得多。
4、別墅類的公攤率為1-8%別墅是包括地下層在內的最多三層的獨棟住宅形式,帶室內車庫。一般來說獨立別墅沒有公攤面積,聯體別墅有較少的公攤面積。